常州晚报消息 顺路车本身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在国外影片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情景。顺路车,顾名思义,是免费搭乘的车;但如果车主乘机“揩油”,要赚点小费,这“顺路车”就要打上引号。而正是在收费这一点上,本报13日报道“‘顺路车’是不是‘黑车’”一文后,引发了众多市民的争议。
观点一:“顺路车”是“黑车”
“我个人认为‘顺路车’应纳入‘黑车’范畴。目前市面上营运的车辆主要有三类,包括公交车、出租车和租赁车,这都是具有运营资质的。而我们现在所说的‘黑车’是通俗的说法,确切地说车辆本身不具有营运资质,而司机和乘车人之间有金钱交易,当属非法营运车。而‘顺路车’,有固定的收费、人员和线路,也不具有营运资质,也是非法的。如果“顺路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生车祸,保险公司可以拒赔,因为‘顺路车’在投保时,是按非营运车辆的标准付的保费。对非法营运车辆,期待着更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新的管理手段。”———乐天律师事务所俞伯俊律师
“有偿搭车是这几年才兴起的事情,我国现行的营运法规对此还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从性质上看,有偿搭车就是无证经营行为。顺路搭车现象在国外一些国家比较普遍,国家也鼓励大家顺风搭乘,但车主一般不向搭车客收取报酬。国内的一些车主在进行搭乘活动时,省钱和挣钱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目的。”———交通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
“‘顺路车’的出现对出租车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从运营角度讲,‘顺路车’属于黑车,应该由执法部门来管理。即使说‘顺路车’不是黑车,有些黑车却会打着‘顺路车’的旗号行黑车之实。因此‘顺路车’只有不收费,才能维护市场秩序。”———出租车驾驶员顾女士
“从管理角度来讲,‘顺路车’属私家用车,没有办理营运手续,没有纳入到交通客运管理的范围之内,按有关法律规定,它不允许搭载乘客。从纳税缴费方面而言,‘顺路车’不需要交纳营运税,没有承担有关因为从事营运而应付出的费用,理应不能从事客运业务。交通管理部门应予以制止和打击。”———公交车驾驶员潘先生
观点二:“顺路车”不是“黑车”
“‘顺路车’不是黑车,它与黑车有两点明显不同。第一,顺路车出车有固定的路线,固定的时间(上下班),而黑车没有。第二,顺路车收费与黑车收费不同。前者仅仅是收取一定的合理补偿,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后者完全是出于赢利目的。一言以概之,‘顺路车’现象是合理而不合法。依据相关规定,从事交通运输必须具备相应的营运资质,顺路车不是合法的运输工具。其次,在税收方面。顺路车收费如何交税?不言而喻,其肯定存在偷税行为。”———张林芳律师事务所殷力强律师
“这年头谁相信‘免费的午餐’,适当的收些费用对双方都有好处,坐车的省得不好意思,开车的也能赚个油钱,毕竟国内的有车族,还没有像外国人那样有钱,经济利益还是很重要的。何况按中国人的习惯,真要是不收费了,反而不会有人坐。”———家住花园新村的江俊辉
“‘顺路车’载客与出租车的载客存在着本质的不同,我的乘客相对固定,一部分人甚至成为了朋友,那么‘顺路车’就不能称作‘黑车’。如果‘顺路车’没有缴税、没有上保险就被称为黑车,那么目前社会上的钟点工、家教也并没有缴税和上保险,是否也应称之为‘黑工’或者‘黑家教’呢?”———“顺路车”车主王家俊
“每天下班时,出租车刚好要交接班,打车特别困难;以前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都要浪费不少时间,坐出租车,开销又太大。而搭乘‘顺路车’则方便了部分市民尤其是上班一族,既能节省资金和时间,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我搭乘‘顺路车’的话,我会主动给车主费用,就算车主不收的话,最起码也要送些礼物,要不然心里会不安。”———想搭“顺路车”的张小姐
观点三:关键看怎么管理
“‘顺路车’给政府监管部门出了难题。它的出现,或多或少夺走了城市公交、出租车业的客源,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应该监管和规范。我国现行的营运法规还没有对有偿搭车作出明确规定,有关部门难以拿出明确的执法依据。此外,如何辨别‘顺路车’和那些以赢利为目的的‘黑车’非常困难,与其花很大精力去查,还不如研究如何管理。”———交警朱先生
“‘顺路车’是新生事物,与现行律条存在‘不适应’,不是‘顺路车’的错。换句话说,不能用现行的法律、规章来调整‘顺路车’行为。首先社会上要持宽容的态度。同时,为了避免鱼目混珠,给那些以赢利为目的的‘黑车’以借口,政府有关部门也要及时研究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规定,比如让车、乘双方事先协商,给他们办理‘固定搭乘证’之类的证明,使车主和搭乘者跑起来舒心,乘起来安心。”———在机关工作的陆先生
对于“顺路车”,相关规则的滞后当然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无执法依据,有偿搭车怎么管?而且对‘顺路车’和‘黑车’的区分上很难调查取证。不管怎么说,因为‘顺路车’没有办理任何证件,干扰了正常的客运市场。”———运管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先生。
Add: 15th Floor, Buidling A, Xintiandi Business Square, Jinling Road, Changzhou, Jiangsu
Tel: (86) 0519-86638896, (86) 0519-86612035
Fax: (86) 0519-86615348 Email: zlf@zlflawyer.com
Disclaimer:All articles on this site,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the source of reprint articles, all rights belong to this website or exercise any reprint behavior, you should contact the site and with the consent before imple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