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网讯 在我市“立发杯·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公益行动”中,一个如何管教单亲家庭问题少年的热线电话和帖子,引起了社会各届人士的普遍关注。
23日,市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热线5885454接到武进某乡镇一位张女士的求助电话。该女士声称:自己与丈夫离异后,儿子随父亲生活。因为前夫不管孩子,今年12岁的儿子经常逃学,夜不归宿,沉迷于网络,甚至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最近,亲友们听说湖南有一个训练基地,专门接收这类问题少年,进行学习、劳动、思想教育等,建议把孩子送到那儿去。张女士在电话里急切地询问:我们能不能这么做,该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儿子?接到热线后,活动主办单位即时把这个求助热线登在了网上。
网友“迷失的天使”在回帖中说:不知道国外的未成年人救助体系是怎么运作的,但靠单方面的力量肯定是不行的,要联合社会的集体力量。网友“飘荡的灵性”与张女士亲友的意见差不多:“建议送到大别山等边远山区生活一段时间,没有电脑,在山上住的话,连电视机都没有。上个学都得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公益行动法律支持单位、江苏张林芳律师事务所律师范继东指出:法律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送张女士的儿子去哪里上学,必须征得孩子本人的同意,家长无权自作主张。他建议张女士就儿子管教问题与前夫沟通,如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诉讼途径变更监护权,当然这一切也必须征得儿子本人的意见。
据团市委权益部部长戴胡爽介绍,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道防线,当“问题少年”出现时,首先要加强家长的教育,家长的示范作用和教育能力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键;其次,当家庭这道防线出现问题时,未成年人保护的政府机构和其他社会机构应当及时介入,采取干预措施,帮助其监护人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戴胡爽表示,近期将请有关专家上门为张女士的儿子及其家长进行咨询帮助。
目前由于离婚引发的子女问题,已成为我国未成年人问题的重中之重。范继东同时站在一位家长的立场上建言:父母闹离婚,千万不要在子女面前抱怨,更不能拿子女出气,要营造浓厚的平等相处氛围,主动与孩子交流,不能用金钱、物质替代残缺的家庭温暖,管教要宽严适度,同时要与学校老师保持联系与交流。一句话,父母必须责无旁贷地担负起首要教育责任。
Add: 15th Floor, Buidling A, Xintiandi Business Square, Jinling Road, Changzhou, Jiangsu
Tel: (86) 0519-86638896, (86) 0519-86612035
Fax: (86) 0519-86615348 Email: zlf@zlflawyer.com
Disclaimer:All articles on this site,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the source of reprint articles, all rights belong to this website or exercise any reprint behavior, you should contact the site and with the consent before implementation.